李明凤履职班长11年来,至今未出现过一起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彭道权,居住在水富市新寿村田坝3组,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两个妹妹。41户村民走出了大山,其中有21户村民搬迁到了交通条件好、居住环境好的大坪1组,其余的群众搬迁到了条件更好的地方。
全村农旅融合发展有了新进展,初步构建了种植、养殖特色产业的发展与民宿经济、旅游经济、采摘经济、农特产销经济等协同发展的格局。只有改善通行条件,加宽公路,延长公路,群众的出路才会越来越宽。村美、民富,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已徐徐展开。一年到头只有卖鸡鸭才会去县城一趟,平常用的油、盐和简单的生产用具就到山下的供销社购买。2022年,当地群众人均年收入已突破1.36万元,全村有摩托车、小轿车的家庭有300多户。
农旅融合:一幅村美民富的美丽画卷2021年,新寿村被列入水富市重点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项目,全力打造养生田园 幸福新寿示范点,建设集林果观赏、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打造集新寿—邵女坪宜居宜游、温泉养生、湖滨观光、乡村旅居、研学拓展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一年后,大坪公路全面通车,那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幸福路,那欢乐是盛开在村民心中的幸福花。四、餐饮服务单位在加工、售卖野生菌时,要严格把好食用野生菌采购关,做到不加工、不经营不认识的野生菌,确保在加工、经营的野生菌中,没有混入有毒野生菌。
六、各级医疗机构要开通绿色通道,首诊医疗机构要第一时间救治,对误食鹅膏菌、亚稀褶红菇等剧毒野生菌中毒患者及危重病人,要及时转至救治能力强的三级综合医院(首推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争取救治黄金时间。哺乳期妇女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上述症状应暂停哺乳并及早就医,以保护婴幼儿安全。三、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民政福利机构食堂、医院食堂、旅游景区供餐单位、农村集体聚餐和会议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野生菌类,防止引发群体性中毒事件。昭通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5月12日 来源:昭通市场监管局。
七、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强化对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的领导,认真分析辖区野生菌中毒防控形势,健全完善野生菌中毒防控责任体系,压紧压实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责任。要制定并熟练掌握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严格执行先用沸水煮漂、炒熟煮透等安全烹调加工方法,并做好留样备查。
十、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认真履行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职责,充分发挥野生菌中毒防控宣传教育、预防控制、应急救治、物资保障作用,开展各级医疗救治人员野生菌中毒防控救治能力培训,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野生菌中毒科普知识宣传。县级卫生健康部门认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应当及时通报同级市场监管部门,并上报同级食安办。医疗机构收治野生菌中毒病人或疑似病人,要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卫生健康部门。八、各级政府食安办要加强督促检查,查找短板弱项,切实督促各级各相关部门抓紧抓好野生菌中毒防控。
十二、各级教育体育部门要加大督查检查力度,督促学校(幼儿园)落实校(园)长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严禁学校(幼儿园)食堂加工、食用野生菌,开展野生菌中毒防控宣传进校园活动,向广大师生宣传野生菌中毒防控科普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及家长防范野生菌中毒意识和能力。十一、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落实监管责任,对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农(集)贸市场开展监督检查,并在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农(集)贸市场的醒目位置粘贴野生菌防控宣传海报,提醒广大消费者谨慎食用来源不明或难以辨识的野生菌。十三、各级林业和草原部门要组织护林员在有野生菌生长的山林选择醒目位置悬挂野生菌防控宣传标语、粘贴野生菌防控宣传海报,提醒广大群众谨慎采摘野生菌。一、广大群众不要随意采摘、出售、购买、食用生长在阴暗、潮湿、肮脏地带和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颜色鲜艳、形状怪异、霉变或幼小难辨识以及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鞋(菌托)的野生菌。
尽量保留中毒发生前食用的野生菌样品,以便专业机构检验后供医疗救治参考。为积极防范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强化野生菌中毒防控,保障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全市人民群众食用野生菌发布如下预警公告。
随着各类野生菌逐渐进入生长旺季,即将大量上市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扎实开展昭通政法挂千村 乡村振兴法治行送法进校园送法进社区等活动,借助小故事、口袋书和纳凉扇、环保袋、保温杯等喜闻乐见的普法产品与群众互动普法,变我讲你听为你问我答。
三是紧盯重点乡(镇、街道)。破解两个难题:一是破解力量薄弱难题。据悉,市司法局与市文旅局正在紧锣密鼓创作普法文艺宣传作品,赤水河生态文明法治文化阵地集群建设实地调研后即将启动建设……通讯员:蔡 茎 文/图。紧盯挂千村重点对象和重点问题,按照属地原则,责任部门紧盯八类特殊群体和家庭风险、校园安全、矛盾纠纷化解等重点对象和问题。普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推亮点,普法融入生活贴近群众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级普法志愿者的工作激情和创新意识,聚焦重点、分类施策,紧贴群众需求、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丰富宣传产品和创新宣传形式,以群众满意度与工作推动契合度检验成效。
永善县提高集中普法频次,因地制宜开展规劝文明采笋主题普法宣传,帮助群众清晰认识可能触及的法律红线。一是普法产品多元化发展。
盐津县将普法宣传搬进直播间、田间地头,新春直播普法吸引数万网友在线观看,春耕田间普法生动有趣。绥江县采取司法所+村(社区)+家属的帮教措施,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差别普法。
不断压实律师、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和驻(挂)村工作队普法志愿者力量,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贯穿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水富市整合律师资源围炉普法,全面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全市30个村(社区)基层法律顾问全覆盖。
盯重点,聚焦三下降一扭转目标对照《昭通市普法强基补短板十条措施》中明确的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和重点对象,紧盯职能工作领域三个重点,实现帮扶重点对象和解决重点问题措施具体化、重点工作力量责任清单化、重点乡(镇、街道)普法宣传常态化,实现帮扶+普法服务+普法调解+普法三个全覆盖。创编的《昭通普法十说》《普法强基宣传顺口溜》音视频进圈入群,36期普法小案例《普法强基法治小故事》通俗易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普法电子书(视频)21部,成为指尖普法敲门送法送法进万家的主要载体。威信县推动红色法治古今融合,接待10万余人次游客、群众沉浸式体验红色法治精神。推动省际平安边界建设与普法强基补短板融合,与四川省珙县联合普法,推进普法强基专项行动在乡村走深走实:率先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现身说法,让警示教育直抵人心。
巧家县充分整合资源,成立普法队伍28支(107人),实现重点对象普法覆盖率达100%,重点地区专兼职法治辅导员配备率达100%。为严格落实省、市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部署,昭通市司法行政系统采取三个全覆盖和盯、破、推3字工作方法,推动实现精准普法、高效普法,通过实施十百万千专项活动,实现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与司法行政工作深度融合,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8万余场次,社区矫正对象现身说法活动123场次,调解矛盾纠纷4623件,调解成功4490件,调解成功率为97.12%,培养法律明白人5361人,调解员10178人。
二是破解普法精准难题。以近3年发生2起以上命案和发生过一案致死4人以上命案的乡(镇、街道)、9个万人以上易地搬迁安置区、水电移民安置点、金沙江和赤水河流域乡(镇、街道)为重点,每年普法宣讲不少于2次,加快建成赤水河生态文明法治文化阵地集群,实现示范活动和阵地建设整体推进。
昭阳区联合盐津县推出普法强基补短板顺口溜宣传视频,大力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倡导学法新风尚。鲁甸县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和人民调解员专题法治培训同部署、同推进。
整合市、县、乡、村四级工作力量,建立完善市级示范带动、县级常态推动、乡(村)级密集行动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乡(镇)干部+村(社区)干部+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的专兼职普法力量,群众身边永不走的普法工作队。昭通市司法局在大关县天星镇举办普法强基补短板示范培训,200余人参训。天天说法大家说法线上宣传声入人心,天天说法播出438期,大家说法播出65期,大家说法天天说法典型案例运用各地方言进行解读,走心接地气,与昭阳融媒合办的普法强基专栏推送法治小故事3期。大关县推动法治文艺+普法宣传相融合,演出的《天上不会掉馅饼》普法小品等寓教于乐,教育意义深刻。
织密线上线下普法网,建立完善法治宣传资料库,针对受众特点不断丰富线上普法产品供给,结合各普法重要活动节点,精心策划开展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线下主题活动。破难点,整合资源精准靶向发力印发《昭通市司法局关于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十百万千专项活动的通知》《昭通市2023年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等文件,充分整合力量,加强协调联动,开展十百万千专项活动:十场社区矫正现身说法活动、百名律师进重点乡(镇、街道)活动、万名调解员进村组活动、千名法律明白人进村入户活动。
威信县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宣传进村寨活动。全面推动村(社区)党支部会议、班子会议以及各类群众会议开展会前讲好法治小故事。
二是普法形式创新发展。紧盯社区矫正监管对象,滚动排查,对排查出来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制止。